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音乐 > 学霸都有的3种感觉,越早培养,孩子到了初高中学习越好 正文

学霸都有的3种感觉,越早培养,孩子到了初高中学习越好

2025-04-05 05:10:34 来源:新闻全景网 作者:竹影 点击:6073次

小学的学习内容简单,所学的科目也不多,但凡学习认真,踮一踮脚就能站到第一梯队,甚至还能拿个双百回来。可是到了初高中,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,学科数量的增多,有的人从高处掉了下来,有的人从低处爬了上去,只有少数人成绩依然顶尖。美妈读了不清北学子所写的书,也见过许多聪明而非常自律的人,我发现学习能力超强的他们,以下三种感觉都很强,而这些感觉是都是能够通过刻意练习而慢慢获得的。1.成就感一道数学题,苦思冥想了很久都没解开,最后突然灵光乍现,一下子解出来了,这时感觉整个人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包裹着。这就是成功带来的满足感。每当我们解决掉一道难题,完成一项任务,学会一个新知识,大脑都会分泌多巴胺,为我们呐喊助威。学霸因为有过很多这样的体验,大脑奖赏系统比普通人活跃,而这些内生的动力,会驱动着他投入新一轮的学习,形成一个良性循环,所以他们对学习保持着永不停息的热情。要想让孩子体验更多成就感,请坚持做好3件事:①阅读说明类的书根据大脑机制,孩子感兴趣的东西,才能敲开“报偿性神经系统”的大门,孕生更多的干劲。读《森林报》、《昆虫记》、《西顿动物记》这些科普类的书,孩子可以与现实联系起来,激发强烈的探索欲,感受更多学习的乐趣。我家孩子读了《昆虫记》,带他到野外玩耍的时候,满脑子都是各种昆虫,总要抓一两只昆虫回来饲养,然后观察,有时他跟我聊这些的时候,我经常接不住他的话头。②分解任务避难趋易是大脑的天性,把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,降低学习的难度,循序渐进地学习,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就感,激发更多的学习动力。③调整新旧知识的比例研究发现,学习新知识时,如果85%的内容是已知的,15%的内容是未知的,更能激发学习热情。举个例子。假如你想提高英语水平,那么你要选择生词占比15%左右英语文章,这样既有挑战性但不至于太难,就很乐意去学。2.掌控感学业有成的孩子,总能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。什么时间做什么,怎么做,用多少时间,他都心中有数。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掌控感,在学习和生活上做到张弛有度,收放平衡呢?①制定目标为了研究目标对人生的影响,哈佛曾耗时25年追踪调研一批背景相似的年轻人,结果显示:有明确且长期目标的人都成了行业的翘楚,有短期目标的人,也过得有滋有味。学习也一样,需要有明确的目标,才能取得好成绩。②时间规划为什么学霸除了学习,为什么还能抽出那么多时间玩,干自己喜欢的事呢?因为他把时间精准化、把行为具体化了,建立了很多精准的仪式习惯。大脑的精力有限,当你确定了具体什么时候干什么,以什么方式去达成,那你的思维就会很清晰,在完成上就不用思虑太多了。道理都懂,可是具体怎么引导孩子去制定日程表呢?《成为考试高手》一书中有保姆级的攻略,比如,怎样拆分与细化目标,学习日以及周末怎么做时间规划,都说得一清二楚。虽然举例的是复习,但是拿到学习的其他方面,也是适用的。3.松驰感一直以来,美妈都很羡慕学霸的那种松驰感:学习的时候,心无旁骛地学习,结束后尽情地放松,就连上考场也是那么的从容、淡定。从小我对考试就有点怕考试,特别是小升初,中考和高考这些大考,每次开考前都很焦虑,老是担心没复习好,做不完试卷的题目,就连填个答题卡,也害怕因涂色不均丢分而不断地去检查,导致答题速度很慢。因为这种心理状态,一直没有调整过来,结果高考的时候,发挥失常了,只发挥出自己平时所学的80%左右。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老爸还时常感慨,“平时都学得好好的,一到考试就不行……”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作者:影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